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它包括基墙、护墙、封板、基桩、支桩、钢丝网,所述基墙内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基桩,所述基桩高于基墙,所述基墙上设置护墙,所述护墙位于基桩之间,所述护墙的顶部设置有封板,所述基桩的外侧垂直设置有两排挂钩,所述钢丝网的两侧挂在挂钩上,所述基桩的外侧的中部倾斜设置有支桩。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制作简单,结构坚固,可以使用不同地形的古茶树的保护,并且采用钢丝网,可以应急使用,制作成本低。
公开号:CN214339012U
申请号:CN202023059047.5U
申请日:2020-12-17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段学良;彭丽娜;刘猛道;杨和团;觉春东;杨旭;陈雪峰;陈晓明;鲁秀丽;段宏伍
申请人:Baosh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IPC主号:A01G1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树保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
[n0002] 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的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凤庆地区的“锦绣茶祖”是世界上最老的古茶树,距今已有3200年历史。
[n0003] 由于古茶树常年累月的生长在某个地方,会常年受到风吹日晒流水侵蚀,特别是古茶树的某一侧是峭壁时,古茶树的根系部分的土壤在在长年累月过程中,会逐渐裸露甚至随着水土流失而倾倒,造成古茶树枯死。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
[n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n0006] 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它包括基墙、护墙、封板、基桩、支桩、钢丝网,所述基墙内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基桩,所述基桩高于基墙,所述基墙上设置护墙,所述护墙位于基桩之间,所述护墙的顶部设置有封板,所述基桩的外侧垂直设置有两排挂钩,所述钢丝网的两侧挂在挂钩上,所述基桩的外侧的中部倾斜设置有支桩。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基墙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护墙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护墙的倾斜面位于外侧。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护墙的底侧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溢水孔。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基桩为圆台形,所述基桩上靠近护墙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凸塞,所述凸塞包括第一凸塞、第二凸塞,同一侧的第一凸塞、第二凸塞交错设置。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塞的长度是第二凸塞长度的两倍,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支桩与基桩一体成型。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支桩与基桩之间的夹角为30°-45°。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护墙可以为直线型或为弧形。
[n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制作简单,结构坚固,可以使用不同地形的古茶树的保护,并且采用钢丝网,可以应急使用,制作成本低。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桩、护墙的安装局部示意图;
[n0018] 图中:1、基墙;2、护墙;3、封板;4、基桩;5、支桩;6、钢丝网;21、溢水孔;41、挂钩;42、凸塞;421、第一凸塞;422、第二凸塞。
[n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n0020]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它包括基墙1、护墙2、封板3、基桩4、支桩5、钢丝网6。
[n0021] 基墙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基墙1内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基桩 4,基桩4高于基墙1,基墙1上设置护墙2,护墙2位于基桩4之间,护墙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基墙1、护墙2采用石头混凝土砌筑,护墙2倾斜面位于外侧,可以起到支撑、保护内侧的作用。
[n0022] 护墙2的底侧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溢水孔21,便于土壤中的水溢出,避免聚集,使古茶树烂根。
[n0023] 基桩4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基桩4为圆台形,基桩4的外侧垂直设置有两排挂钩41,便于挂住钢丝网6。基桩4的外侧的中部倾斜设置有支桩5,支桩5与基桩4之间的夹角为30°-45°,基桩4上靠近护墙2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凸塞42,凸塞42包括第一凸塞421、第二凸塞422,第一凸塞421的长度是第二凸塞422长度的两倍,同一侧的第一凸塞421、第二凸塞422交错设置。这样设置第一凸塞421、第二凸塞422砌筑在护墙2内,可以使得基桩4、护墙2连为一体,增强本装置的强度。
[n0024] 护墙2的顶部设置有封板3,封板3采用石板制作,封板3可以防止雨水侵蚀护墙2。护墙2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以为弧形,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n0025] 支桩5与基桩4一体成型,其也为钢筋混凝土制作,基桩4呈倒 T字形,主要是起到支撑基桩的作用。
[n0026] 钢丝网6为钢丝编织的网,设置在护墙2的外侧,可以增强护墙2的强度,起到拦截护墙2的作用,防止在极端天气下护墙2坍塌。其两侧挂在挂钩41上,可拆卸,平时可以不使用,当发生持续的大雨天气,护墙2有坍塌的风险时,可采用钢丝网6。
[n0027] 本装置制作步骤是,先在古茶树周边要坍塌的一侧建筑基墙、基桩,然后在基桩之间砌筑护墙,并修筑相应的支桩,然后将支桩设置在护墙上,即可。当需要时,将钢丝网挂在护墙的外侧。
[n0028]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墙(1)、护墙(2)、封板(3)、基桩(4)、支桩(5)、钢丝网(6),所述基墙(1)内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基桩(4),所述基桩(4)高于基墙(1),所述基墙(1)上设置护墙(2),所述护墙(2)位于基桩(4)之间,所述护墙(2)的顶部设置有封板(3),所述基桩(4)的外侧垂直设置有两排挂钩(41),所述钢丝网(6)的两侧挂在挂钩(41)上,所述基桩(4)的外侧的中部倾斜设置有支桩(5)。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墙(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护墙(2)的倾斜面位于外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2)的底侧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个溢水孔(21)。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4)为圆台形,所述基桩(4)上靠近护墙(2)的两侧分别垂直设置有凸塞(42),所述凸塞(42)包括第一凸塞(421)、第二凸塞(422),同一侧的第一凸塞(421)、第二凸塞(422)交错设置。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塞(421)的长度是第二凸塞(422)长度的两倍。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桩(5)与基桩(4)一体成型。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桩(5)与基桩(4)之间的夹角为30°-45°。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墙(2)可以为直线型或为弧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305500U|2016-06-15|防止表土冲蚀的植被毯
CN101502223A|2009-08-12|边坡植土绿化用具及边坡植土绿化方法
CN101695259B|2011-06-29|采用攀援植物绿化建筑物外立面的方法
CN208266847U|2018-12-21|适用于黄土地区的沟壑区快速修复结构
CN204662492U|2015-09-23|一种组合式生态挡土墙砌块
CN202000308U|2011-10-05|复合生态保水式护坡
CN105133565A|2015-12-09|一种高海拔戈壁风沙滩区复合治沙方法
CN209099373U|2019-07-12|一种生态护坡
CN214339012U|2021-10-08|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
CN105064273A|2015-11-18|一种植草石笼生态梯田埂的修筑方法
CN201187058Y|2009-01-28|道路边坡生态防护构造
CN202202330U|2012-04-25|喀斯特地区边坡坡面防护用植生构件
CN201962124U|2011-09-07|一种人工漂浮湿地
CN109811776B|2021-02-02|一种装配式格构框架梁
CN103790381B|2016-09-21|一种空中温室的建造方法
CN206512678U|2017-09-22|一种生态护坡
CN206602887U|2017-11-03|培育平面装饰用树木的装置
CN206698856U|2017-12-05|一种绿化花槽
CN109644762A|2019-04-19|一种雨养梭梭固沙林低密度建植方法
CN101548615A|2009-10-07|一种多孔巢砖立体绿化植被技术
CN109098145A|2018-12-28|一种生态网格砌块结构
KR200142764Y1|1999-06-01|법면보호를 위한 블록
CN210562280U|2020-05-19|一种钢塑复合型植生挡土墙
CN108487263A|2018-09-04|一种采用固土笼对岩质陡边坡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
CN214832405U|2021-11-23|一种用于水利生态墙的地砖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59047.5U|CN214339012U|2020-12-17|2020-12-17|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CN202023059047.5U| CN214339012U|2020-12-17|2020-12-17|一种用于古茶树裸露根系的保护装置|
[返回顶部]